广西新闻网桂林6月24日讯(通讯员 周振宇)近一周,桂林市受大范围强降雨影响,多地遭受洪水侵袭,多处积水,气温高,湿度大, 各类食物容易腐败变质,是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时段。目前,洪水逐渐退去,但是食品安全的风险隐患依然不小,为确保汛期食品安全,桂林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出击,组织各县区局执法人员展开餐饮环节风险隐患排查,防范食物中毒事件发生。
执法人员展开餐饮环节风险隐患排查。
重防范降风险损失。洪水淹没厕所垃圾堆,流入河流水井后,容易引起水源污染。汛期灾区极易发生食品浸泡,进而污染、变质,衍生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。该局结合“守查保”专项行动,把汛期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来抓,提前下发通知部署相关工作,要求执法人员加强对食品原料、食品用容器具的监督管理,提醒餐饮服务提供者注意汛情变化,及时转移加工设施设备、食品及原材料等物品,防止受污染,确保食品安全,避免经济损失。
重排查消安全隐患。桂林市市场监管局以受灾区域的学校食堂、工地食堂及餐饮店为重点开展排查,加强饮用水消毒情况的检查,严格督促落实经营者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,严防污染食品、来源不明食品、被浸泡过的食品及原料、半成品以及病死、淹死的禽畜及其他不合格食品流入餐饮服务环节。及时了解慰问餐饮经营者受灾情况,指导清理下架被洪水浸泡污染的食品,督促餐饮单位提升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,加强经营场所清洁消毒,加强食品卫生管理,做好餐具清洁消毒,严禁采购使用腐烂变质、被洪水污染的食材。
重宣传强安全意识。桂林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工作群以及12379广西预警中心短信平台等积极发布汛期饮食安全风险提示,宣传不食用病死、毒死和死因不明畜禽以及来历不明的食品,不饮用生水,不采食野生蘑菇,要求餐饮单位不得经营受洪水污染的食品,坚决杜绝不安全食品流入餐桌。
截至目前,出动执法人员276人次,检查受灾餐饮单位66家、检查安置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3次,责令整改3家,发布汛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提示6次。下一步,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强化汛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,倡导餐饮经营单位诚信经营,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。